查看原文
其他

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丨先有生活,然后才会有生育

维罗阳光 2022-03-15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孙立平社会观察 Author 立平观察
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 | 微信公众号“孙立平社会观察”
ID l thslping888
文 l 立平观察



出生率跌破1%,人们的生育意愿急剧下降。一些有识之士担心的事情正在变成现实。


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。要知道,这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也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,还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,甚至低于以少子化著称的日本等国家的水平。


于是,人们纷纷在想办法。政府在想办法,专家在想办法,甚至民间关心点公共事务的人们也在想各种各样的主意。甚至一些无奈而荒唐的主意都被想了出来。但可以说,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之前,这些办法要么是言不及义,要么是隔靴搔痒,要么是无济于事,要么干脆就是胡诌八扯。


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:先有生活,然后才会有生育。


为什么这么说?一个最基本的道理:生育是生活的一部分,是生活的产物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,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《一种屁滚尿流的生活方式》。我们现在的现实是,生活在不断受到挤压,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,人们的心思越来越不在生活上,甚至人们已经越来越顾不上生活,生活已经成为疲于奔命的同义语。试问,没有生活,哪来的生育?换句话说,没有生活的意义,哪有生育的意义?


有人会说,在过去的时代,人们不就是稀里糊涂地生孩子吗?不错,那时候生孩子是有点稀里糊涂。但稀里糊涂不意味着脑子里没有意义这个概念。你总不能说,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这么多年,就这几年才萌生了生活意义的概念吧?那时候,传宗接代,养儿防老,就是最朴素的生活的意义,生育就是实现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意义的方式。


大家都知道生孩子放羊的段子吧?在那里,家里的羊得有人放,几间破草房得有人继承,自己的姓得有人接着姓,就是意义。何况,在那个时候,实现这种意义既有条件,代价也不大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造人有的是时间。造出来了,也不过是吃饭的时候多添一双筷子,人们不觉得是个多大的负担。


而在今天,情况非常不一样了。现代社会既可以说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,也可以说是一个理性计算的时代。过去那种稀里糊涂型的意义越来越不起作用,生育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性思考和选择的结果。这时候,他首先要想要问的是:我为什么要生孩子多生孩子?你想让他生,请先给他一个理由。


在这种思考和选择之中,过去那些生孩子必要性的理由似乎在一个个隐去。功利性的理由就不必细说了。关键是生活,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感受。在现代社会中,人们对于人生的无意义感或不满意感越来越强。就最本能的生命延续来说,他总得觉得生活是多少有点意思的体验,他才会觉得生命的延续是有意义的吧。我听到不止一个人说,我不想有一个孩子,让他和我一样过这一生。包括那些在人们看来是比较成功的白领,那些985、211的毕业生。有的说,难道我要个孩子,就是为了让他们和我一样一辈子996甚至弄不好连996的机会都得不到吗?


所以,我建议那些专家,在了解人们生育意愿之前,先了解一下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。


一方面是找不到生育的意义和动力,另一方面对成本的感受却越来越深切。这个成本不能简单从金钱的意义上来理解,虽然这极为重要。就一部分人来说,成本有时更多是精力上的。因此。对于哪怕经济条件好一点的人来说,也并不意味着在成本的负担面前可以轻松。


而所有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关。甚至我们可以问,我们现在还有没有生活还有多少生活?就在几天前,我收到一位网友发来的信息,他说:现在手机通信方便了,结果至少半个月上级都会要求安装一个app,防毒的,宪法学习,环保的,安全教育的。。。我算了一下,我的手机里面光各类app都装了不止四五十个。每周末都要通过这类app进行学习。活得这么复杂这么累,有什么意思呢,我要是放不下孩子还真想出家彻底躺平算了,没意思。


回到前面的话,生育是生活的一部分,有生活才会有生育。让人们生活的空间大一点,生活稍微轻松一点,稍微从容一点,让人们体验到生活是有点意思的,生孩子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。因为我们身上毕竟有着种群延续的基因。


原创不易,感谢有你!点个「在看」,不怕走散。


好文推荐 ↓↓


小灾难来自固执,大灾难来自狂热


做一个愤怒的人,是一件美好的事。

理解了香港,才能理解梅艳芳

虎狼之邦,交必噬人!




走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

三观一致的读友

可以扫码加维罗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